首页

苏曼女王用脚

时间:2025-05-24 22:34:26 作者:宁夏银川:塞上端午聚同心 港澳台侨共传情 浏览量:94542

  中新网聊城12月8日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青中国行”一行日前赴山东省聊城市考察调研。来自土库曼斯坦、日本、泰国、柬埔寨等国的留学生们展开了一场中医药文化深度体验之旅。

  “这次活动最让我难忘的是参观了中国膏方博物馆,我被里面丰富的藏品震撼了。膏方的制作过程蕴含着中国人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每一味药材的选择、每一道工序的操作,都体现了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对健康的执着追求。中国传统医学不仅是一门医学科学,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在“外眼看聊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华留学生专场活动座谈会上,来自土库曼斯坦的迈特谈了自己的感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学生参观中国膏方博物馆。 朱玉东摄

  中国膏方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专业的中医膏方类博物馆,收藏了名家膏方、古籍善本、名医手稿三大类藏品,其中膏方7.5万份,包括民国时期北京四大名医之首施今墨、南京四大名医之首张简斋亲书的膏方,此外还有孟河医派著名医家如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等的手稿。自2017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开馆以来,已接待数万名观众。

  外国留学生们在博物馆内详细了解了膏方文化,以及元代紫釉香薰炉、清代铜制膏方挂旗工具、民国药用杵臼等历朝历代珍贵的中医药文物。他们从一本本跨越千年的善本古籍和名医膏方中,了解到中医药瑰宝赓续传承的历史脉络。

  博物馆展厅还摆放了几十种常用的中药材和膏方产品,外国留学生们零距离分辨体验。来自柬埔寨的何秀妹打开一瓶膏方产品,用小勺盛出一点尝了尝,惊喜地说:“我以为中药都会很苦,没想到还有点甜,味道很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留学生们在中国膏方博物馆零距离分辨体验中药材和膏方产品。 朱玉东摄

  中国膏方博物馆馆长曾凯表示,希望博物馆能成为弘扬中医药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平台,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通过膏方这一独特的文化与科学载体,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展现给世界,让中医药的智慧与魅力跨越国界。

  在三天时间里,外国留学生们还参观了拥有650年悠久历史的光岳楼、屹立于大运河畔近300年的山陕会馆以及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等景点,深切感受了聊城深厚的文化底蕰和“城水相依,水绿相融”的城市风貌,特别是对中国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他们纷纷表示会做好一名文化使者,把这段美好的感受传递给其他人,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中国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完)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八旬美国老太太贾和普第24次走蜀道 已成“蜀道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重大机遇与挑战,面对新的历史任务,打铁必须自身硬,惟有时刻保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全方位领导、系统性指引、整体性发展。

云南昆明:海洋世界度过欢乐假期

近日,西藏那曲市色尼区古露镇邦荣寺举行一年一度的“噶举热曲”活动。“噶举热曲”活动是纪念噶举派第二代祖师、闻名遐迩的米拉日巴尊者圆寂的日子。“热曲”藏语意思是在寒冬里只披一片白布披单,修行拙火,修持有成者不惧寒冷,自生暖意。据悉,公元1123年(水兔年)藏历一月十四日,米拉日巴尊者圆寂。后来,冈波巴大师等弟子们追怀尊者,以身披白布披单、修行拙火的方式进行悼念。从此,每年藏历新年的第十四日便成了达波噶举纪念米拉日巴尊者的节日,他的弟子和信众们于此时统一修行拙火,以作纪念。邦荣寺亦在每年藏历十四日让僧侣身着米拉日巴服饰、披白布披单、头戴噶举法帽,当晚不眠不休修持拙火,十五日边走边吟诵道歌汇流,游走示众。图为雪后邦荣寺全景。

海峡两岸两百余人安徽合肥祭拜刘铭传

老百姓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我们的饮食往往都比较温补,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暖气供应非常充足,很容易造成体内燥热,所以大雪过后阳气更加郁闭,这个时候吃一点萝卜或梨,可养阴、润肺、透热邪。比如炖汤的时候,可以放一点白萝卜,能够缓解温燥、清热消食。嗓子痒、咳嗽时,可以吃花椒炖梨,有很好的散寒、润肺、润燥作用。这时候注意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品,防止耗伤人体的津液,进而生燥。

李希将访问意大利、肯尼亚、南非

警惕!台军这款导弹首次参训

如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会议提出三条主线:一是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公转铁”、“公转水”,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二是优化主干线大通道,打通堵点卡点,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三是统筹规划物流枢纽,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临港经济。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